
基于ISO13400 (DoIP) 实现车辆刷写
一
UDSonDoIP数据库
相较于CAN,DoIP主要是在物理层和传输层对数据的传输进行了优化并提升了速度。在应用层和诊断服务环节,CAN与DoIP的实现均基于14229协议。ODX数据库部分,除需增加DoIP协议通讯参数和相关控制器外,一般情况下,无需进行额外调整,由此可大大节省诊断数据开发的时间与成本。
(图1 UDSonCAN与UDSonDoIP通讯比较)
(图2 诊断数据库集成DoIP)
二
DoIP通讯连接方式
目前常用的DoIP诊断连接方式分为两种:
• 以太网线缆直连形式:在整车情况下,制作OBD-Ethernet线缆直连;
(图3 直连形式)
• 通过VCI进行连接:这种连接方式兼容CAN/CAN FD通讯,可满足生产和售后需求,并可集成以太网激活(Ethernet Activation)功能,从而实现DoIP通讯。
(图4 VCI形式)
三
UDSonDoIP刷写实例
数据库创建完成后,使用相关诊断工具,即可实现车辆刷写过程。
实例中:刷写模拟控制器采用风丘自研模拟器;VCI通讯使用EDICproUSB诊断通讯卡和OBD分线盒,也可通过网线直连建立通信;诊断仪使用Q-Tester软件。
(图5 EDICproUSB搭配分线盒连接)
在简单配置以及车辆识别与握手完成之后,即可在诊断仪内进行DoIP刷写,目前已支持超过20GB文件的刷写。所有配置刷写过程与CAN配置流程一致。
(图6 Q-Tester DoIP刷写)
(图7 36服务报文实录)
36服务刷写数据基于TCP/IP协议,并按照TCP数据传输分包机制,实现传输。
四
UDSonDoIP刷写速度对比分析
在ISO 13400协议中,一条诊断报文长度上限为4GB。这意味着在理论上,一次36服务支持的发送数据量上限为4GB,而在CAN通讯中,这个数据多达4KB。
(图8 摘自ISO13400-2协议)
实际上,受到控制器性能、线束带宽和诊断仪处理速度等软硬件限制,单次服务数据传输量少于理论值,但其传输速度仍远远超出CAN通讯。
举例:测试同样大小的刷写文件(如下图所示),使用DoIP刷写的时间只有4秒,而使用DoCAN进行刷写的时间有3分18秒。
(图9 DoIP刷写时间)
(图10 DoCAN刷写时间)
通过对比可发现,采用DoIP,其刷写速度的提升效果是非常明显的。
综上所述,基于风丘诊断工具链的DoIP功能扩展开发,可通过很小的数据库改动以及VCI工具的升级来实现DoIP诊断,且已有的风丘诊断软件无需进行调整。由此,在成本投入更少的基础上,不仅可实现DoIP刷写需求,还可获得更大的效益。
往期回顾